2月27日,河南省天道易经科学研究院领导专家小型座谈会在郑州大学图书馆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郑州大学《周易》与古文献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我院首席高级顾问崔波教授;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副理事长、河南省书画收藏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我院名誉院长李太生先生;著名哲学家、易学家唐明邦教授义女、弟子,唐明邦教授易学传人唐梦华女士;武汉正能量公关策划中心总策划师白杨先生;郑州图书馆管理员崔燚先生;精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省天道易经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栾顺㭎等。
河南省天道易经科学研究院团结领导专家的学术力量,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今后易学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向来列为“五经“之首。 三千多年来,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在东方各国具有其广泛影响,在西方世界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无论国际国内,都掀起学习易学的热潮,一部古代文化典籍有如此巨大持久的魅力,在世界文化史上可谓绝无仅有。追究其源,中国古代各种学术支派,无不起源于《易经》,而《易经》之精髓“八卦”,又首创于伏羲。古籍《尚书.序》中记载:“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由是文籍生焉。”可见《易经》与伏羲文化实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源。聪明的孔子及其弟子吸收《易经》之精髓创造儒学,睿智的老子吸收《易经》之精萃创建道学,佛学文化自西汉哀帝元寿年(公元前2年)传入我国,早期借用道学和玄学的语言训解,与中国本土文化撞击与融合中再创造而形成,我国儒、道、佛三家文化莫不溯源于易,从此逐渐形成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华夏文明。华夏文明绵延数千年之久而从未中断过,业也成为世人瞩目的“东方之谜”,体现出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河南省天道易经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崔波教授、河南省天道易经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栾顺㭎与著名哲学家、易学家唐明邦教授义女、弟子,唐明邦教授易学传人唐梦华女士合影留念
本次座谈会通过领导专家深度的学术交流,提升文化自信和智慧智力,让华夏圣贤经典通过与领导专家的碰撞交流变成一股文化正能量。